nEO_IMG_DSC_2990.jpg

↑花蓮糖廠漪漣園

 

離開鯉魚潭,

本來計畫要從米棧大橋到牛山風景區的,

結果米棧大橋封橋,

花了點時間找橋過花蓮溪,

(可往北從花蓮大橋或往南從中興大橋過溪)

後來發現跟泛舟團會合的時間(預定16:00在瑞穗)可能會太趕,

便直接往瑞穗方向,

途中便在花蓮糖廠逛一逛,

順道解決中餐。

 

大部分遊客對花蓮糖廠"火力"都集中在名產跟冰淇淋,

具有深度的糖廠歷史與建築倒比較少去了解,

而我們一行......也跟一般遊客一樣......(汗)

(文後附上糖廠簡介聊表對歷史文化的心意)

 

==相關資訊==

地址:花蓮縣光復鄉大進村糖廠街19號

電話:(03)870-2100

網站:http://www.hualiensugar.com.tw/

GPS座標:23.658691, 121.420695

====

 

↓漪漣園距離停車場近,週邊又都是名產商品販售的商店,成為花蓮糖廠遊客的主要聚集點

nEO_IMG_DSC_3026.jpg

 

↓漪漣園的水池造景

nEO_IMG_DSC_2997.jpg

nEO_IMG_DSC_3004.jpg

 

↓池中滿是被遊客餵肥的鯉魚

nEO_IMG_DSC_3010.jpg

 

↓供遊客體驗、拍照的牛車

nEO_IMG_DSC_3014.jpg

 

↓原住民素人歌手演唱,"原"味十足

nEO_IMG_DSC_3031.jpg

 

↓到臺糖糖廠,沒有不吃冰的吧

nEO_IMG_DSC_3027.jpg

nEO_IMG_DSC_3028.jpg

 

↓多種口味任君挑選

nEO_IMG_DSC_3015.jpg

 

↓從以前就鍾情於臺糖的清冰棒

nEO_IMG_DSC_3016.jpg

nEO_IMG_DSC_3018.jpg

nEO_IMG_DSC_3019.jpg

 

↓中餐就在漪漣園池畔的花蓮香扁食解決,皮薄肉多的扁食,吃起來超有滿足感

nEO_IMG_DSC_3037.jpg

nEO_IMG_DSC_3038.jpg

 

以下文章引用自台灣糖業公司花蓮觀光糖廠--首頁

 

 

糖廠簡介史料館
 

   本廠建於民國2年,製糖屬於勞力密集之農產加工,曾有輝煌的歷史,曾在台灣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,史料館陳列糖廠歷年來的照片及史蹟,可供遊客參考。

花蓮糖廠概述/沿革
  花蓮糖廠位於花蓮縣光復鄉,建廠於民國九年,光復鄉當時的地名為『馬太鞍』,即阿美族語指的『樹豆』,以前此地為河川沖積地,到處長滿樹豆,原位民採取樹豆為主副食,因而得名並沿用久遠。當時日人建廠時,其全銜為『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場』。民國26年10月1日地方行政區域改名,則以糖廠名稱「大和工場」取「大和」再加「上」字,成為「上大和」地名,迨至民國34年8月台灣光復後地名恢復舊稱「台安」,民國36年3月1日捧准設鄉為「光復鄉」。亦正式命名為『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花蓮糖廠』。

光復鄉位在花蓮縣中區,北接鳳林鎮以馬太鞍溪為界,南連瑞穗鄉間有馬蘭勾溪,西倚萬榮鄉、中央山脈,東臨豐濱鄉,海岸山脈分水嶺為鄉界。花蓮糖廠地理位置為東經121° 25',北緯23° 39'海拔高度116M年平均溫度約22°,年雨量約2,500公厘,颱風多,地震頻繁,當地居民已習以為常,懂得應變,不以為懼。


  花蓮糖廠創建於民國二年原為台東拓殖株式會社,設立於花蓮縣壽豐鄉,建立每日壓榨550噸甘蔗製糖工場一所,名為「大和工場」,於次年即開工生產砂糖,二十二年增加新式設備,提高每日壓榨甘蔗能力至1,000公噸,二十六年再提高壓榨能力至1,200公噸。

 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,大戰末期生產設備遭盟軍轟炸,滿目瘡痍,百廢待舉,無法開工生產,是年十二月即由台灣糖業監理委員會分社辦事處於壽豐廠址,成立接管委員會,糖廠經營權正式由國人接管,重建工作經中日雙方專家評估鑑定,決定保存修復「大和」工場,拆除「壽」工場(僅保存酒精工場),做為花蓮糖廠永續經營之工場。


  戰後物資缺乏,日人戰敗撤離,技術人員欠缺,國人以高度智慧,胼手胝足,克服萬難,設於壽豐之酒精工場於三十五年底修復。三十七年二月製糖工場修復並開工運轉。每日壓榨甘蔗能力仍維持1,200公噸。
民國四十四年基於節省成本的考量,將設於壽豐的酒精遷建至光復廠內。
民國五十七年製糖設備更新,提高工場壓榨能力至2,000公噸。
民國六十四年再度擴建工場,將壓榨能力提高為2,600公噸。
民國七十三年為減低購電成本,自小港糖廠調撥2,000kw透平發電機乙台,利用節餘蒸氣發電自用。
七十八年因市場需求增設煉糖工場,煉製特砂,每日可生產300公噸特砂。
八十一年再增設晶冰糖工場生產晶冰糖。
八十三年為符合政府環保規範,設置二級(微生物處理)廢水處理池一座,讓工場排水符合標準。
八十四年依政府空氣污染環保規定,興建袋濾式排煙除塵設備,投資金額達四千餘萬元。
至此花蓮糖廠內包括製糖、煉糖、酒精、環保設備等,已成為全省設備最完善之生產廠。


製糖的原料甘蔗來源有:
一、 由農民種植與糖廠契約的原料甘蔗簡稱「約蔗」,約耕甘蔗推廣區域,北起新城鄉南至富里鄉,涵蓋花蓮縣境,受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的影響,日照較短,且土地貧瘠,颱風又多對農作物的選擇不多,種植甘蔗雖然產量不如南部地區,但在花蓮地區卻是最好的選擇,因為甘蔗有「鐵五穀」之稱,抗旱,抗颱風不像其他如稻米、西瓜、蔬菜等農作物遭颱風侵襲即損失慘重,因此約耕甘蔗的推廣面積均能保持在2,500公頃,生產的原料甘蔗約20餘萬公噸。


二、 由糖廠自有土地生產的原料甘蔗簡稱「自耕」。糖廠自營農場的面積約2,400公頃,分成二個年期生產每年約1,700公頃,甘蔗產量約十萬公噸。花蓮糖廠最高生產記錄在68/69年期自、約耕合計生產甘蔗量達467,135公噸,生產糖量47,047公噸。
製糖業屬於勞力密集產業,多年來工資逐年調漲,但國際糖價卻因生產過剩而每況愈下,長期低迷,又在WTO開放政策的影響下,歷經80年的製糖業務,終於在91年4月2日包裝完最後一包糖後,畫下休止符。有人說: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製糖工廠,遭轟炸幾成廢壚,但沒被打倒,卻被WTO所打倒,讓人不勝唏噓。雖然製糖部分關閉,但卻留下許多具80年歷史的製糖產業文化,藉著這些深具歷史的製糖設備、日式宿舍建築及老倉庫等歷史空間再利用,發展為富歷史、教育、文化等功能的觀光休閒景點,轉型為觀光糖廠。


  花蓮糖廠目前已具備住宿、餐廳、冰品、咖啡屋、花卉展售等休閒項目,往後將陸續推出日式建築宿舍提供住宿,製糖工場靜態參觀、製糖DIY、農場生活體驗等知性休閒活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ngl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